時間:2021-04-18 點擊: 次 來源:乾耳聽力公眾號 作者:盛大夫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人的聽力會出現(xiàn)下降的狀況。老年人聽力下降不被老人年所重視。老年人耳聾拖延不治危害大,長期耳鳴、電視聲音大卻還是聽不清,這些現(xiàn)象都可能是老年性耳聾的早期表現(xiàn)。
。福埃サ睦先顺霈F(xiàn)聽力損傷后都沒有加以干預,最終導致耳聾。因此,老人們及早干預治療,保留殘存聽力,對提高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非常重要。
老年人出現(xiàn)聽力損失后可能會對生活、日常交流以及心理造成哪些影響呢? 今天,乾耳聽力師將從自我概念、心理情感反應以及家庭的角度來和大家探討老人的聽力康復。
01自我概念 許多人很難接受他們存在聽力損失的事實。他們可能覺得他們聽力損失并不嚴重,所以不需要治療,或者認為治療可以被延遲。輕、中度的近視患者會毫不憂慮地選配眼鏡。但是,由年齡或噪聲導致的輕、中度聽力損失患者,在是否聽力治療方面往往顯得猶豫不決。
有研究發(fā)現(xiàn),有聽力損失的成人在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有聽力問題開始,平均要等上七年后才向聽力師求助。在這些年里,他們通常會試圖將問題轉移到別人身上或使用其他技巧來逃避。 而且即便意識到了自己的聽力問題,也只有大約30%的聽障者有助聽器并且堅持使用。那些選擇不使用助聽器的聽障患者會考慮助聽器的成本問題以及助聽器的外觀,介意是否會被人發(fā)現(xiàn)佩戴助聽器。
02心理情感反應 有聽力損失的成人除了會回避和擔心助聽器帶來的恥辱感以外,還有其他與聽力損失相關的情緒和心理反應。 比如憤怒、焦慮和無安全感、壓力、怨恨、抑郁和悲傷等。
當我們被排除在談話之外時,根據(jù)人類的本性,會以為這段談話時關于自己的。如果聽障者覺得自己被忽略、被人議論或被排斥,他們可能會產生一種不明確的不安或困惑感
03家庭關注 由于溝通困難,家人會傾向于圍著聽障者說話。但是當聽障者多次要求重復某些內容時,可能就會得到一種回復,“這不關你事,沒必要聽”。
其實身邊的家人,往往承擔起為聽障者“聽”的責任,重復解釋遺漏的內容,負責所有需要聽的對外聯(lián)系。這時聽障者身邊的人因聽障者本身的聽力損失而承受的壓力更大。通常會覺得聽障者應該佩戴助聽器。 所以,乾耳聽力提醒您: 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最近聽得不是很好,建議盡快到專業(yè)的助聽器驗配中心或醫(yī)院進行聽力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希望時間能治愈聽損,或是花個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等醫(yī)學研究,因為即便等到了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些時間的浪費也會讓言語辨別力下降。到時,恐怕是雖能聽到,但也是聽不清,聽不懂,為時已晚! |
下一篇:沒有了